魏徵〔唐代〕
魏徵
魏徵(580年-643年2月11日),字玄成,钜鹿郡(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,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)人,唐朝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和史学家,因直言进谏,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“贞观之治”的大业,被后人称为“一代名相”。贞观十七年(643年),魏徵病死。官至光禄大夫,封郑国公,谥号“文贞”。葬礼从简。同年入凌烟阁。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。著有《隋书》序论,《梁书》、《陈书》、《齐书》的总论等。其言论多见《贞观政要》。其中最著名,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---《谏太宗十思疏》。
【正宫】小梁州_侍马昂夫相
曹德 〔元代〕
满庭芳·夏日溧水无想山作
周邦彦 〔宋代〕
生查子·重叶梅
辛弃疾 〔宋代〕
渔家傲
陈允平 〔宋代〕
临江仙(前县尉吕次新自台城来访,酌酒为劝)
姚述尧 〔宋代〕
卜算子
石孝友 〔宋代〕
酒泉子(十之九)
潘阆 〔宋代〕
永遇乐(霜词)
赵长卿 〔宋代〕
浣溪沙(为王参议寿)
虞美人
张孝祥 〔宋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