湛若水〔明代〕
涉江访焦山,焦山在目前。风伯有何意,而使不济焉。
不济命乎而,遗予不尽思。如彼隐德者,缄藏极神机。
草木与崖石,处处皆吾益。草以观我生,石以砺予力。
湛若水
(1466—1560)广东增城人,字元明,号甘泉。少师事陈献章。弘治十八年进士,授编修。历南京国子监祭酒,南京吏、礼,兵三部尚书。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,主张“随处体认天理”,“知行并进”,反对“知先行后”,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。后筑西樵讲舍讲学,学者称甘泉先生。卒谥文简。著有《心性图说》、《格物通》、《甘泉集》等。
【双调】水仙子_翰林风月进
张可久 〔元代〕
【大石调】青杏子_天赋两风流
马致远 〔元代〕
酒泉子·水碧风清
顾敻 〔五代〕
浣溪沙·风递残香出绣帘
孙光宪 〔五代〕
鹧鸪天·候馆灯昏雨送凉
元好问 〔金朝〕
水调歌头·重上井冈山
毛泽东 〔近现代〕
满江红·金陵怀古
萨都剌 〔元代〕
蝶恋花·旅月怀人
宋琬 〔明代〕
于中好·十月初四夜风雨其明日是亡妇生辰
纳兰性德 〔清代〕
怨春郎(宿池口)
王质 〔唐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