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耳〔先秦〕
李耳
老子,姓李名耳,字聃,一字伯阳,或曰谥伯阳,春秋时期人,生卒年不详,籍贯也多有争议。中国古代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文学家和史学家,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,与庄子并称“老庄”。在道教中被尊为始祖,称“太上老君”。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,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。在政治上,主张无为而治、不言之教。在权术上,讲究物极必反之理。在修身方面,讲究虚心实腹、不与人争的修持,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。老子传世作品《道德经》(又称《老子》),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。
折桂令·过多景楼
周文质 〔元代〕
【双调】殿前欢_春晚怨春迟
张可久 〔元代〕
江城子·帐里鸳鸯交颈情
和凝 〔五代〕
帐里鸳鸯交颈情,恨鸡声,天已明。愁见街前,还是说归程。临上马时期后会,待梅绽,月初生。
杨柳枝·桃源仙子不须夸
司空图 〔唐代〕
一剪梅·红满苔阶绿满枝
唐寅 〔明代〕
渔父·收却纶竿落照红
纳兰性德 〔清代〕
蝶恋花·庭院深深深几许
欧阳修 〔宋代〕
阮郎归·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
辛弃疾 〔宋代〕
南歌子(山樊)
徐俯 〔宋代〕
好事近(再和饯别)
高登 〔宋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