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颀〔唐代〕
李颀
李颀(690-751),汉族,东川(今四川三台)人(有争议),唐代诗人。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。开元十三年进士,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,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,风格豪放,慷慨悲凉,七言歌行尤具特色。
右溪记
元结 〔唐代〕
道州城西百余步,有小溪。南流数十步,合营溪。水抵两岸,悉皆怪石,欹嵌盘曲,不可名状。清流触石,洄悬激注;佳木异竹,垂阴相荫。
此溪若在山野之上,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;在人间,则可为都邑之胜境,静者之林亭。而置州以来,无人赏爱;徘徊溪上,为之怅然。乃疏凿芜秽,俾为亭宇;植松与桂,兼之香草,以裨形胜。为溪在州右,遂命之曰右溪。刻铭石上,彰示来者。
折桂令·游金山寺
张可久 〔元代〕
女冠子·春山夜静
李珣 〔五代〕
紫萸香慢·近重阳
姚云文 〔宋代〕
尉迟杯·七夕怀静怜
朱彝尊 〔清代〕
谒金门·风丝袅
纳兰性德 〔清代〕
如梦令·万帐穹庐人醉
江城子·前瞻马耳九仙山
苏轼 〔宋代〕
惜分飞
毛滂 〔宋代〕
望秦川
程垓 〔宋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