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颀〔唐代〕
李颀
李颀(690-751),汉族,东川(今四川三台)人(有争议),唐代诗人。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。开元十三年进士,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,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,风格豪放,慷慨悲凉,七言歌行尤具特色。
折桂令·过多景楼
周文质 〔元代〕
塞鸿秋·浔阳即景
周德清 〔元代〕
双调·水仙子
白朴 〔元代〕
一剪梅·雨打梨花深闭门
唐寅 〔明代〕
临江仙·烟收湘渚秋江静
张泌 〔唐代〕
如梦令·曾宴桃源深洞
李存勖 〔唐代〕
临江仙引·渡口
柳永 〔宋代〕
摸鱼儿·更能消几番风雨
辛弃疾 〔宋代〕
淳熙己亥,自湖北漕移湖南,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,为赋。
更能消、几番风雨,匆匆春又归去。惜春长怕花开早,何况落红无数。春且住,见说道、天涯芳草无归路。怨春不语。算只有殷勤,画檐蛛网,尽日惹飞絮。(怕 一作:恨) (无归路 一作:迷归路)长门事,准拟佳期又误。蛾眉曾有人妒。千金纵买相如赋,脉脉此情谁诉?君莫舞,君不见、玉环飞燕皆尘土!闲愁最苦!休去倚危栏,斜阳正在,烟柳断肠处。
念奴娇·梅
浣溪沙·春情
苏轼 〔宋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