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洞〔唐代〕
李洞
李洞,字才江,人,诸王孙也。慕贾岛为诗,铸其像,事之如神。时人但诮其僻涩,而不能贵其奇峭,唯吴融称之。昭宗时不第,游蜀卒。诗三卷。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(残句六句)流传至今,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,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,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。
杂剧·山神庙裴度还带
关汉卿 〔元代〕
杂剧·赵盼儿风月救风尘
【双调】庆东原 京口夜泊
汤舜民 〔元代〕
【仙吕】点绛唇_翻《归去来
张可久 〔元代〕
满江红·和王昭仪韵
汪元量 〔宋代〕
鹊桥仙·待月
完颜亮 〔金朝〕
六州歌头·题岳鄂王庙
刘过 〔宋代〕
金缕曲·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
龚自珍 〔清代〕
夏初临·天龙寺是高欢避暑宫旧址
朱彝尊 〔清代〕
西江月·批宝玉二首
曹雪芹 〔清代〕
无故寻愁觅恨,有时似傻如狂。纵然生得好皮囊,腹内原来草莽。潦倒不通世务,愚顽怕读文章。行为偏僻性乖张,那管世人诽谤。
富贵不知乐业,贫穷难耐凄凉。可怜辜负好韶光,于国于家无望。天下无能第一,古今不肖无双。寄言纨绔与膏粱,莫效此儿形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