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宜修〔明代〕
画屏开宴烧银烛。一樽重按阳关曲。小院罢灯红。落梅吹断风。
帘前今夜月。明晚伤离别。到得看花时。依然愁独知。
沈宜修
(1590—1635)苏州府吴江人,字宛君。山东副使沈珫之女,工部郎中叶绍袁之妻。工诗词,生三女皆能诗,母女相与题花赋草。因女死神伤而卒。绍袁集妻女之作,编为《午梦堂十集》。
种柳三咏 其二
白居易 〔唐代〕
从君种杨柳,夹水意如何。准拟三年后,青丝拂绿波。
仍教小楼上,对唱柳枝歌。
杨氏之子
刘义庆 〔南北朝〕
梁国杨氏子九岁,甚聪惠。孔君平诣其父,父不在,乃呼儿出。为设果,果有杨梅。孔指以示儿曰:“此是君家果。”儿应声答曰:“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。”
阳春曲·闺怨
徐再思 〔元代〕
小桃红·绍兴于侯索赋
乔吉 〔元代〕
相见欢·花前顾影粼
毛奇龄 〔清代〕
临江仙·昨夜个人曾有约
纳兰性德 〔清代〕
浣溪沙·争挽桐花两鬓垂
周邦彦 〔宋代〕
荷叶杯·镜水夜来秋月
温庭筠 〔唐代〕
踏莎行·候馆梅残
欧阳修 〔宋代〕
满江红·建康史帅致道席上赋
辛弃疾 〔宋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