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益〔唐代〕
李益
李益(约750—约830), 唐代诗人,字君虞,祖籍凉州姑臧(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),后迁河南郑州。大历四年(769)进士,初任郑县尉,久不得升迁,建中四年(783)登书判拔萃科。因仕途失意,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。以边塞诗作名世,擅长绝句,尤其工于七绝。
失题
白居易 〔唐代〕
折桂令·中秋
张养浩 〔元代〕
青玉案·姑苏台上乌啼曙
王国维 〔近现代〕
双双燕·满城社雨
张惠言 〔清代〕
浣溪沙·五月江南麦已稀
纳兰性德 〔清代〕
采桑子·明月多情应笑我
酒泉子·楚女不归
温庭筠 〔唐代〕
清平乐·谢叔良惠木犀
辛弃疾 〔宋代〕
浣溪沙·簌簌衣巾落枣花
苏轼 〔宋代〕
徐门石潭谢雨,道上作五首。潭在城东二十里,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。
簌簌衣巾落枣花,村南村北响缲车,牛衣古柳卖黄瓜。(缲 通:缫)酒困路长惟欲睡,日高人渴漫思茶。敲门试问野人家。
阳关曲·中秋月
中秋作本名小秦王,入腔即阳关曲
暮云收尽溢清寒,银汉无声转玉盘。此生此夜不长好,明月明年何处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