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汸〔元代〕
偶结茅茨傍绿岑,旧书失忆故温寻。水鸣幽涧疑长雨,日上重岩散积阴。
承谢朋来渐相问,每思林密更山深。中宵忽忆奇瓜咏,愧尔高人世外心。
赵汸
(1319—1369)元明间徽州府休宁人,字子常。九江黄泽弟子,得六十四卦大义及《春秋》之学。后复从临川虞集游,获闻吴澄之学。晚年隐居东山,读书著述。洪武二年,与赵埙等被征修《元史》,书成,辞归,旋卒。学者称东山先生。有《春秋集传》、《东山存稿》、《左氏补注》等。
和杨同州寒食干坑会后闻杨工部欲到知予与
白居易 〔唐代〕
牧童逮狼
蒲松龄 〔清代〕
两牧童入山至狼穴,穴中有小狼二。谋分捉之,各登一树,相去数十步。少倾,大狼至,入穴失子,意甚仓皇。童于树上扭小狼蹄、耳,故令嗥。大狼闻声仰视,怒奔树下,且号且抓。其一童嗥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。狼闻声四顾,始望见之;乃舍此趋彼,号抓如前状。前树又鸣,又转奔之。口无停声,足无停趾,数十往复,奔渐迟,声渐弱;既而奄奄僵卧,久之不动。童下视之,气已绝矣。
鹧鸪天·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
黄庭坚 〔宋代〕
满江红·登黄鹤楼有感
岳飞 〔宋代〕
浣溪沙·桃杏风香帘幕闲
孙光宪 〔五代〕
忆秦娥·梅谢了
刘克庄 〔宋代〕
玉楼春·白莲
王夫之 〔明代〕
恋绣衾
陈允平 〔宋代〕
点绛唇
姚述尧 〔宋代〕
望仙门
张抡 〔宋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