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徵〔唐代〕
魏徵
魏徵(580年-643年2月11日),字玄成,钜鹿郡(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,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)人,唐朝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和史学家,因直言进谏,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“贞观之治”的大业,被后人称为“一代名相”。贞观十七年(643年),魏徵病死。官至光禄大夫,封郑国公,谥号“文贞”。葬礼从简。同年入凌烟阁。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。著有《隋书》序论,《梁书》、《陈书》、《齐书》的总论等。其言论多见《贞观政要》。其中最著名,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---《谏太宗十思疏》。
【双调】清江引_碧山丹房早
张可久 〔元代〕
满江红·咏竹
陆容 〔明代〕
酒泉子·雨渍花零
李珣 〔五代〕
陌上花·有怀
张翥 〔元代〕
摸鱼儿·午日雨眺
纳兰性德 〔清代〕
清平乐·画堂晨起
李白 〔唐代〕
尉迟杯
陈允平 〔宋代〕
兰陵王(辛酉代寿壑翁丞相母夫人)
减字木兰花(千叶梅)
姚述尧 〔宋代〕
谒金门(和德远)
赵长卿 〔宋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