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嘏〔唐代〕
赵嘏
赵嘏(约806年——约853年),字承佑,楚州山阳(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)人,唐代诗人。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(806年)年轻时四处游历,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, 留寓长安多年,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,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。 后回江东, 家于润州(今镇江)。会昌四年进士及第,一年后东归。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, 入仕为渭南尉。 约宣宗大中六、七年(852年、853年)卒于任上。
承宫樵薪苦学
佚名 〔先秦〕
寄生草·间别
查德卿 〔元代〕
【南吕】金字经_晓来春匀透
贯云石 〔元代〕
满江红·和王实之韵送郑伯昌
刘克庄 〔宋代〕
木兰花·城上风光莺语乱
钱惟演 〔宋代〕
菩萨蛮·风帘燕舞莺啼柳
牛峤 〔唐代〕
生查子·秋来愁更深
杨无咎 〔宋代〕
满江红·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
张宁 〔明代〕
金缕曲·春梦年来惯
高鹗 〔清代〕
不见畹君三年矣,戊申秋隽,把晤灯前,浑疑梦幻,归来欲作数语,辄怔忡而止。十月旬日,灯下独酌,忍酸制此,不复计工拙也。
春梦年来惯。问卿卿,今宵可是,故人亲见?试剪银灯携素手,细认梅花妆面。料此夕、罗浮非幻。一部相思难说起,尽低鬟,默坐空长叹。追往事,寸肠断!尊前强自柔情按。道从今,新欢有日,旧盟须践。欲笑欲歌还欲哭,刚喜翻悲又怨。把未死、蚕丝牵恋。那更眼波留得往,一双双,泪滴珍珠串。愁万斛,怎抛判?
夏初临·天龙寺是高欢避暑宫旧址
朱彝尊 〔清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