霜卉日已腓,寒轧层空澄。大明丽若木,忽自东海升。
照我衡茅下,南金烂棱层。密叶肥晚翠,疏根瘦秋鹰。
眷兹贞淑质,夙著隐逸称。佳名岂易得,高风邈难仍。
心将东篱兴,迹遽华筵登。美人遂幽讨,晚岁欣得朋。
谁令赪与紫,亦复相依冯。黄裳本元吉,间色讵能胜。
颀然挺寻丈,欹倾待维绳。植以葛陂杖,资以剡溪藤。
通谱品逾百,口说为尔滕。宗既别大小,祖亦殊高曾。
浓如胭脂沁,润如酥膏凝。鲜如剪朝霞,清如裁春冰。
肉色映蒙絺,体素动砑绫。百叠甃碎琼,千重蹙文缯。
莺羽乍出鷇,鱼鳞骈有棱。亭亭矗巨杯,灼灼开华灯。
长身不免弱,擎重嗟未能。摘剔留数花,花损气益增。
出奇世岂眩,夺巧天应憎。人力固云胜,物性柰失恒。
平生愧学诗,多识犹儚儚。不如坐对之,政似罗豆𤼷。
真趣渐渐得,香气浮浮蒸。微吟慰晚节,大滕哦松丞。
有花思陶潜,无酒思王弘。南阳饮潭水,寿者如冈陵。
所以遁世翁,有乐在曲肱。傲睨风露表,春花我方惩。
况为养性药,服之可鶱腾。当年与花别,待漏常鸡兴。
縻爵梦三径,归田薙荒艿。三径幸犹存,清兴聊复乘。
庶几韦表微,千载骥附蝇。客来涉吾圃,老圃唤不应。
灌溉瓶屡罄,咏歌笔已蹭。身虽老瓦托,气欲南山凌。
野人富胜事,行有梅继承。此盟未歃血,此语已服膺。
又恐远莫移,健步劳屩縢。孤根岂幡然,遂用玉帛徵。
彼蕙树百亩,妄以多自矜。芳枝愧真坚,恐负骚人譝。
真赏各有适,蜂蝶徒䎕䎕。诗坛战戈甲,齐晋压杞鄫。
尚怜秋如海,𣂏之以斗升。从公丐一勺,临渊剧兢兢。
许有壬(1286~1364) 元代文学家。字可用,彰(zhang)德汤阴(今属河南)人。延祐二年(1315)进士及第,授同知辽州事。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,京城外发生饥荒,他从"民,本也"的思想出发,主张放赈(chen 四声)救济。河南农民军起,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。又任集贤大学士,不久改枢密副使,又拜中书左丞。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,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。
岁在壬午,余与晦木泽望入四明,自雪窦返至过云。雰霭淟浊,蒸满山谷,云乱不飞,瀑危弗落,遐路窈然。夜行撤烛,雾露沾衣,岚寒折骨,相视褫气。呼嗟咽续,忽尔冥霁地表。云敛天末,万物改观,浩然目夺。小草珠圆,长条玉洁,珑松插于幽篁,缨络缠于萝阙。琮俯仰,金奏石搏。虽一叶一茎之微,亦莫不冰缠而雾结。余愕眙而叹曰:“此非所谓木冰乎?春秋书之,五行志之,奈何当吾地而有此异也?”言未卒,有居僧笑于傍曰:“是奚足异?山中苦寒,才入冬月,风起云落,即冻飘山,以故霜雪常积也。”
盖其地当万山之中,嚣尘沸响,扃人间。屯烟佛照,无殊阴火之潜,故为葕阳之所不入。去平原一万八千丈,刚风疾轮,侵铄心骨。南箕哆口,飞廉弭节;土囊大隧,所在而是。故为勃郁烦冤之所不散,溪回壑转,蛟螭蠖蛰,山鬼窈窕,腥风之冲动,震瀑之敲嗑。天呵地吼,阴崖冱穴,聚雹堆冰,故为玄冥之所长驾;群峰灌顶,北斗堕脅,藜蓬臭蔚,虽焦原竭泽,巫吁魃舞。常如夜行秋爽,故为曜灵之所割匿。且其怪松入枫,礜石罔草,碎碑埋甎,枯胔碧骨,皆足以兴吐云雨。而仙宫神治,山岳炳灵,高僧悬记,冶鸟木客,窅崒幽深。其气皆敛而不扬,故恒寒而无燠。
余乃喟然曰:“嗟乎!同一寒暑,有不听命于造化之地;同一过忒,有无关于吉凶之占。居其间者,亦岂无凌峰掘药,高言畸行,无与于人世治乱之数者乎?”余方龃龉世度,将欲过而问之。
楚天千里清秋,水随天去秋无际。遥岑远目,献愁供恨,玉簪螺髻。落日楼头,断鸿声里,江南游子。把吴钩看了,栏杆拍遍,无人会,登临意。(栏杆 一作:阑干)
休说鲈鱼堪脍,尽西风,季鹰归未?求田问舍,怕应羞见,刘郎才气。可惜流年,忧愁风雨,树犹如此!倩何人唤取,红巾翠袖,揾英雄泪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