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之道〔宋代〕
王之道
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,庐州濡须人。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,卒于孝宗乾道五年,年七十七岁。善文,明白晓畅,诗亦真朴有致。为人慷慨有气节。宣和六年,(公元一一二四年)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。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,以切直抑制下列。调历阳丞。绍兴和议初成,之道方通判滁州,力陈辱国非便。大忤秦桧意,谪监南雄盐税。坐是沦废者二十年。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,以朝奉大夫致仕。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,《四库总目》相山词一卷,《文献通考》传于世。
牧童逮狼
蒲松龄 〔清代〕
两牧童入山至狼穴,穴中有小狼二。谋分捉之,各登一树,相去数十步。少倾,大狼至,入穴失子,意甚仓皇。童于树上扭小狼蹄、耳,故令嗥。大狼闻声仰视,怒奔树下,且号且抓。其一童嗥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。狼闻声四顾,始望见之;乃舍此趋彼,号抓如前状。前树又鸣,又转奔之。口无停声,足无停趾,数十往复,奔渐迟,声渐弱;既而奄奄僵卧,久之不动。童下视之,气已绝矣。
寄生草·饮
白朴 〔元代〕
虞美人·张帆欲去仍搔首
陈与义 〔宋代〕
浣溪沙·初夏夜饮归
陈继儒 〔明代〕
玉楼春·己卯岁元日
毛滂 〔宋代〕
更漏子·烛消红
赵长卿 〔宋代〕
念奴娇·避地溢江书于新亭
王澜 〔宋代〕
南楼令·古木向人秋
纳兰性德 〔清代〕
清平乐·博山道中即事
辛弃疾 〔宋代〕
浣溪沙·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