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居易〔唐代〕
我与二三子,策名在京师。官小无职事,闲于为客时。
沈沈道观中,心赏期在兹。到门车马回,入院巾杖随。
清和四月初,树木正华滋。风清新叶影,鸟恋残花枝。
向夕天又晴,东南馀霞披。置酒西廊下,待月杯行迟。
须臾金魄生,若与吾徒期。光华一照耀,殿角相参差。
终夜清景前,笑歌不知疲。长安名利地,此兴几人知。
白居易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《卖炭翁》《琵琶行》等。
和赵晋臣敷文积翠岩去纇石
辛弃疾 〔宋代〕
醉太平·西湖寻梦
王蕴章 〔近现代〕
卜算子·雪月最相宜
张孝祥 〔宋代〕
清平乐·发汉儿村题壁
纳兰性德 〔清代〕
西江月
梁安世 〔唐代〕
江神子
刘镇 〔宋代〕
沁园春(题西宗云山楼)
夜飞鹊
陈允平 〔宋代〕
蝶恋花
风流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