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居易〔唐代〕
城上鼕鼕鼓,朝衙复晚衙。为君慵不出,落尽绕城花。
白居易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《卖炭翁》《琵琶行》等。
赞碎金
白居易 〔唐代〕
记承天寺夜游 / 记承天夜游
苏轼 〔宋代〕
【越调】柳营曲 金陵故址
查德卿 〔元代〕
满江红·登黄鹤楼有感
岳飞 〔宋代〕
尉迟杯·七夕怀静怜
朱彝尊 〔清代〕
踏莎行·赋稼轩集经句
辛弃疾 〔宋代〕
浣溪沙·赋清虚
望江南(仆既为宋壶山说其自说未尽处,壶山必有答语,仆自嘲三解)
戴复古 〔宋代〕
七娘子(和贺方回登月波楼)
毛滂 〔宋代〕
雨中花(下汴月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