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翥〔宋代〕
高翥
高翥(1170~1241)初名公弼,后改名翥(音同“著”)。字九万,号菊磵(古同“涧”),余姚(今属浙江)人。游荡江湖,布衣终身。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,有“江湖游士”之称。高翥少有奇志,不屑举业,以布衣终身。他游荡江湖,专力于诗,画亦极为出名。晚年贫困潦倒,无一椽半亩,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,小仅容身,自署“信天巢”。72岁那年,游淮染疾,死于杭州西湖。与湖山长伴,倒是遂了他的心愿。
自吟拙什因有所怀
白居易 〔唐代〕
懒病每多暇,暇来何所为。未能抛笔研,时作一篇诗。
诗成澹无味,多被众人嗤。上怪落声韵,下嫌拙言词。
时时自吟咏,吟罢有所思。苏州及彭泽,与我不同时。
此外复谁爱,唯有元微之。谪向江陵府,三年作判司。
向去二千里,诗成远不知。
四块玉·警世
曾瑞 〔元代〕
落梅风·山无数
珠帘秀 〔元代〕
【双调】湘妃怨_武夷山中落
张可久 〔元代〕
殿前欢·楚怀王
贯云石 〔元代〕
喜迁莺·月波疑滴
史达祖 〔宋代〕
归国遥·香玉
温庭筠 〔唐代〕
一剪梅·中秋无月
辛弃疾 〔宋代〕
渔父词(其六)
王谌 〔南北朝〕
鹧鸪天(山行)
王质 〔唐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