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为天之阳,其人多文明。精神得日月,变怪成文章。
朱火所沐浴,一一含珠光。蔽亏牂牁海,照曜祝融宫。
朱明一洞穴,阴与衡岳通。祝融亦水帝,来治临扶桑。
文章作司命,吾党所大宗。炎德在辞华,明明烛四方。
云汉同昭回,朱鸟分光芒。始自洪武初,五星会文昌。
海隅作邹鲁,白沙应其祥。弟子王佐才,冠以梁文康。
不草威武诏,以臣名君王。秦藩却请地,正直持天纲。
忠谟动武庙,相业高始兴。兰汀乃族孙,扬葩继后行。
艺林尊正朔,风雅何铿锵。其笔女珊瑚,其墨黄金珰。
写用鲛人绡,薰以鹤顶香。奇丽掩中原,郁为日南英。
与师泰泉公,大小皆凤凰。君今同一本,峨峨南海梁。
明月出琼蚌,朝霞吐神龙。丹山无凡羽,桂林多奇芳。
六经乃神器,羽翼不敢忘。逝将嗣先美,令名流玉堂。
努力就计偕,上书惊公卿。同里霍与伦,亦可相翱翔。
伊予为隐夫,未能垂素功。研精在神化,徒欲参羲皇。
著述虽满籯,不如君秕糠。及早得志归,求我乎混茫。
屈大均(1630—1696)明末清初著名学者、诗人,与陈恭尹、梁佩兰并称“岭南三大家”,有“广东徐霞客”的美称。字翁山、介子,号莱圃,汉族,广东番禺人。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。后为僧,中年仍改儒服。诗有李白、屈原的遗风,著作多毁于雍正、乾隆两朝,后人辑有《翁山诗外》《翁山文外》《翁山易外》《广东新语》及《四朝成仁录》,合称“屈沱五书”。
欧阳子方夜读书,闻有声自西南来者,悚然而听之,曰:“异哉!”初淅沥以萧飒,忽奔腾而砰湃,如波涛夜惊,风雨骤至。其触于物也,鏦鏦铮铮,金铁皆鸣;又如赴敌之兵,衔枚疾走,不闻号令,但闻人马之行声。予谓童子:“此何声也?汝出视之。”童子曰:“星月皎洁,明河在天,四无人声,声在树间。”
余曰:“噫嘻悲哉!此秋声也,胡为而来哉?盖夫秋之为状也:其色惨淡,烟霏云敛;其容清明,天高日晶;其气栗冽,砭人肌骨;其意萧条,山川寂寥。故其为声也,凄凄切切,呼号愤发。丰草绿缛而争茂,佳木葱茏而可悦;草拂之而色变,木遭之而叶脱。其所以摧败零落者,乃其一气之余烈。夫秋,刑官也,于时为阴;又兵象也,于行用金,是谓天地之义气,常以肃杀而为心。天之于物,春生秋实,故其在乐也,商声主西方之音,夷则为七月之律。商,伤也,物既老而悲伤;夷,戮也,物过盛而当杀。” (余曰 一作:予曰)
“嗟乎!草木无情,有时飘零。人为动物,惟物之灵;百忧感其心,万事劳其形;有动于中,必摇其精。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,忧其智之所不能;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,黟然黑者为星星。奈何以非金石之质,欲与草木而争荣?念谁为之戕贼,亦何恨乎秋声!”
童子莫对,垂头而睡。但闻四壁虫声唧唧,如助予之叹息。